(營口之窗網訊 李妍)4月17日,營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營造安全放心食品市場消費環(huán)境新聞發(fā)布會”營口市市場監(jiān)管局副局長 陳亦軍作了《以安全為主旨、以監(jiān)管為己任,努力營造食品市場安全放心消費環(huán)境》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營口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監(jiān)督執(zhí)法局局長候作振接受了營口之窗網編的采訪提問。
營口之窗網編問:為了確保全市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市場監(jiān)管局在嚴格執(zhí)法,嚴厲打擊食品違法經營行為方面有哪些舉措?
候作振局長答:嚴格執(zhí)法,嚴厲打擊食品違法經營行為,是法律賦予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神圣職責。
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進一步提高我市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將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依法行政,重拳出擊。在2019年,分三個階段,在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十大重點領域開展重點執(zhí)法工作,努力推動食品安全重點問題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六個一批”的目標,即查清一批假冒偽劣源頭,關閉一批違法企業(yè)和黑加工點,銷毀一批問題食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培育一批誠信企業(yè),出臺一批長效性監(jiān)管措施。
這十個領域包括:
一是,以網購、外賣餐飲服務為重點。重點網購、外賣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資質、第三方平臺許可和量化等信息公示等重點內容。嚴厲打擊無證、套證、使用假證或者委托無證“黑作坊”從事網絡餐飲服務的行為,嚴格規(guī)范第三方平臺資質審查、信息公示等制度管理,凈化網絡餐飲服務環(huán)境。
二是,以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外托餐單位以及校園周邊200米區(qū)域餐飲服務提供者為重點。檢查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資質、從業(yè)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和記錄、貯存和加工管理等情況,嚴厲打擊許可超期、超范圍經營、從業(yè)人員無健康證以及不按要求進行采購、貯存、加工和清洗消毒等行為,進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防止發(fā)生群體性校園食物中毒事故。
三是,以小食品銷售集散地、食雜店經管的調味面制(辣條)、豆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飲料等為重點。摸清銷售單位及其進貨渠道底數,建立清單,鎖定高風險供應商,從嚴監(jiān)管,嚴厲查處無證生產經營、無進貨臺賬以及經營來源不明、假冒、過期、三無、山寨食品和香精、色素、甜味劑、防腐劑超標食品等行為。
四是,以肉類為重點。督促企業(yè)完善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和檢查驗收制度,重點檢查原料肉進貨渠道是否正規(guī),檢驗檢疫證章;票據是否齊全有效。加強對肉品批發(fā)市場、農貿市場、冷庫、個體經營戶的監(jiān)督檢查,加強對賓館、飯店、學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餐飲單位的監(jiān)督檢查,嚴厲打擊貯存、采購、使用病死病害、來源不明、變質超期、下架回收等畜禽肉類及其制品,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嚴防不合格肉及肉制品流入市場。
五是,強化蔬菜、水果農藥殘留防控力度。以蔬菜批發(fā)市場為重點,整頓市場開辦者不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不履行蔬菜入場查驗檢驗、不公示市場管理信息等行為,督促市場開辦者建立完善市場銷售準入制度,強化落實生產基地和主要供應來源地的準出責任、市場開辦者自查檢驗責任和地方政府監(jiān)督抽檢責任,落實批發(fā)市場內銷售者的主體責任,提升蔬菜批發(fā)市場規(guī)范化建設水平。
六是,以面制品和淀粉制品為重點。全面覆蓋城市鄉(xiāng)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以監(jiān)督抽檢為主要整治手段,圍繞群眾日常生活消費量大的發(fā)酵面制品(如饅頭、花卷、包子、發(fā)糕等)、油炸面制品(如油條、油餅、炸糕等)、生濕面制品(如現壓切面、餃子皮、倔鈍皮等)和淀粉制品(如涼粉、涼皮、粉絲、粉條、蝦片等)等重點品種開展監(jiān)督抽檢,嚴厲打擊生產經營鋁殘留超標、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濫用香精、色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等行為,對不合格食品做到產品控制、原因排查、整改落實、行政處罰和信息公開“五個到位”
七是,以旅游景區(qū)及周邊、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火車站、汽車站、旅游沿線、美食街等為重點場所,以景區(qū)餐飲服務單位、農家樂、商場超市、銷售攤點等為重點單位。嚴厲查處無證經營、從業(yè)人員無健康證、餐飲具不消毒、采購不合格食品原料、不按規(guī)定加工操作等行為,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尤其是旅游食品、土特食品)、過期食品、有毒菌菇、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自采自養(yǎng)食品、劣質蜂蜜以及在蜂蜜中摻雜摻假、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提高旅游景區(qū)食品安全質量和水平。
八是,以進口酒類、肉類、水產品為重點,重點檢查進口食品代理商、專營店、批發(fā)市場、冷庫、大中型商場超市、酒吧、KTV等場所,加強進口食品的逆向倒查,檢查食品經營許可、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進貨臺賬和銷售記錄、中文標簽標識等情況,嚴厲打擊假冒進口、非法進口、貨證不符、重金屬超標、變質超期、無中文標簽或標簽不合格等行為。
九是,以白酒生產企業(yè)、小作坊、零售店、專賣店、集貿市場、散裝白酒銷售店、飯店為重點場所,嚴厲打擊無證生產,非法使用甲醇、工業(yè)酒精等非食品原料,超范圍超限量使用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等食品添加劑行為,打擊生產經營假冒釀造、無合法來源、無合格證明白酒以及虛假標簽標注等違法行為,打擊超范圍經營保健酒、自泡藥酒等違法行為。對使用甲醇、工業(yè)酒精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嚴重違法行為,一律移交公安部門處理,切實維護酒類產品生產經營秩序。
十是,農村食品安全為重點。以農村集市、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和食品批發(fā)市場等為重點場所,重點檢查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6類食品,嚴厲打擊食品假冒、三元、山寨、注水肉、假貨、劣質、過期、非法添加等8類行為,規(guī)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和市場經營秩序,建立完善農村食品監(jiān)管制度規(guī)范,鞏固六部門農村假冒偽劣食品聯合整治成效。
在整治過程中,對發(fā)現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要依法依規(guī),嚴厲打擊和整治。對案件和線索要一查到底,全鏈條治理。對問題突出,從嚴從重查處,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通過集中整治,要實現打擊一批,震懾一批,教育一批,從而使我市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明顯好轉。為我市社會經經發(fā)展,盡職責,站好崗,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