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壓彎了枝頭,海棠蘋果、寒富等蘋果翠綠誘人,微黃的香梨盡情的生長,密密麻麻的山楂和其頂的五角花瓣成為果木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蓋州市什字街鎮臥鳳山的尚德林如今長勢喜人。

尚德林中的山楂;
尚德林中的海棠果;
2013年4月20日,在營口市文明辦的倡導下,800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來到蓋州市十字街鎮邢家溝村呂慶榮承包山的臥鳳山,義務栽植了1300棵果樹,并在山腰立碑“尚德林”紀念。這些愛心人士年長者73歲、最小的孩子4歲,在這片荒山上播種了愛心,也播下了綠色的希望。

山腰中的尚德林石碑;

呂慶榮正在為果樹清除地面雜草;
“尚德林”果樹當年成活800余棵,經過呂慶榮兩年的補栽,如今各種果樹總計達到1600棵。

尚德林梯田中的果樹長勢喜人;
今年53歲的呂慶榮是蓋州市十字街鎮邢家溝村農民,1981年至1984年在內蒙古當兵,曾擔任烏蘭浩特市第八中學和興安盟第二小學校外輔導員、鄉護林員、鄉林業站統計員及農村小學教師。從1984年開始,他一直關注家鄉生態環境,無償守護碧流河水源,先后被評為大連市第二屆十大環保人物、2007年至2008年年度十大感動營口人物、十大感動遼沈責任人物,遼寧省第二屆環保杰出人物、營口市學雷鋒標兵、營口市首屆道德模范。2010年榮獲中國水環保貢獻獎。
呂慶榮身后的荒山如今成為小范圍的綠色生態圈;
呂慶榮不僅對水源有著特殊的感情,對大山同樣有著熾熱的情懷。
15年前,他承包荒山600余畝,因為財力有限,他一邊保護植被,一邊栽種各種樹木,不斷增加樹木的品種,光陰荏苒,昔日的荒山變成了花果山,翠綠的林木中時而傳來布谷鳥的幽長的鳴叫,原本的荒山響起了松濤,夜鶯、百靈、臘子成了山林中的常客,狍子、山兔、山貍、貉子、獾子在梯田的果樹下覓食、奔跑,去年冬天,呂慶榮看見大小13只野豬從距離他不到20米遠的地方慢悠悠地向山嶺方向走去。臥鳳山前后山共計栽植4000多棵落葉松、700多棵野核桃樹、260棵山楂樹、680棵李子樹、1600棵蘋果樹,現在,成片的水源涵養林已經初具規模。他還移栽了珍稀樹種黃菠蘿40多棵,黃菠蘿在整個遼南山區也比較少見。

呂慶榮指引游客參觀尚德林的果樹;
他連續多年保護植被、綠化荒山,功夫不負有心人,昔日的荒山如今形成了小范圍的綠色生態圈,成為野生動物的快樂家園。
呂慶榮表示,他將不負家鄉父老的眾望,認真守護和管理好尚德林,讓臥鳳山成為遼南地區綠化和環保的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