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詩文集錦”)一組詩友寫在乙巳端午節的詩詞作品
七律.端午苦吟
文/劉士俊
抱恨楚天王氣收,《懷沙》賦盡一腔愁。
寧教尸骨隨江水,不使奸邪笑獄囚。
千載離騷成絕唱,三閭毅魄蕩齊州。
瀟湘夢冷猿啼月,血染風前紅石榴。
端午節所思
文/劉士俊
端午節時思古今,唯期正道主浮沉。
忠魂屈子歌千載,情比汨羅江水深。
七律.粽香牽鄉愁
文/李同雁
門懸蒲艾又端陽,往事如煙溢胸膛。
糯棗纏成慈母線,柴鍋煮透舊時光。
猶聞兄妹笑聲脆,尚記荷包染蛋香。
最怕深宵明月起,照兒清淚兩千行。
端午感懷
文/張志剛
端節榴花枝上艷,乃翁難禁感懷生。
蘭湯水暖雄黃淡,艾草香濃蒲酒清。
皓首圍爐思骨肉,龍舟逐浪念先英。
年年翻唱楚鄉怨,代代傳承華夏情。
端午寄情
文/張志剛
春深夏至禮初成,萬戶千門祈愿聲。
蒲劍高懸驅瘴癘,蘭舟競渡祭忠英。
圍爐笑語溫情聚,逐浪悲歌涕淚橫。
楚韻遺風今尚在,詩魂不滅共潮生。
端午節感懷
文/王學東
屈子情懷九派深,汨羅江里六旬沉。
豐碑玉刻經風雨,高冢金成歷古今。
明志捐軀真理握,信書請命苦心尋。
離騷香草一生愿,天問神靈萬代吟。
端陽歸故鄉
文/孟祥光
卅年客路鬢毛蒼,獨對重云立大荒。
忽見茱萸色深淺,方覺菖蒲酒半觴。
銀翼穿云歸梓巷,撲鼻猶聞葦葉香。
縱說萍蹤行四海,何如故里月盈窗。
江祭
文/不蔓不枝
沿江急振鼓,涌浪度舟飛。
角黍千村祭,蒲香卷陌追。
離騷潔水映,九曲彩云隨。
醉憶瀟湘事,經年還幾回。
竟舟
文/不曼不枝
急鼓竟舟飛,聲嘶涌浪追。
落霞宣賽事,挺漿掛金杯。
粽子吟
文/婉琳(曲笑范)
青蘆裁就綠衣裳,玉粒深藏糯米香。
曾裹靈均千古恨,猶含楚地萬重霜。
馬蓮欲系流年駐,疊角還期世澤長。
每到端陽思屈子,汨羅江上水茫茫。
端陽包粽
文/婉琳(曲笑范)
艾葉浮香掛小門, 新淘糯米正盈盆。
馬蓮系得團圓意, 葦角翻成笑語溫。
舟競汨江呼鼓勁, 風傳蒲酒勸杯吞。
今朝莫問沉湘事,且看人間祭屈魂。
端午樂
文/水中荷
遼河鼓響歸舟箭,斜掛菖蒲萬戶平。
彩線拴童雙腕顫,雄黃沾指抹額睛 。
懸梁艾虎驅幽暗,巧綴香馕紅艷情
最是黃昏江岸宴,咸魚粘餅大鍋騰。
端陽來臨讀離騷
文/曉至
離騷句句扣心弦,讀罷懷沙百感牽。
正氣堂堂傳萬世,忠心耿耿吊千年。
言明橘頌追先哲,冀悟抽思啟后賢。
節屆端陽懷屈子,一村雅集入新篇。
端陽吟
文/曉至
詩人節里舉吟幡,不吊懷王吊屈原。
但愿忠言不逆耳,離騷句句喚迷魂。
端午祭古賢
文/雪松馮忠田
憂國憐民志未酬,汨羅江水長憤留。
離騷節義銘史冊,落暮山河使人愁。
端陽包粽子
文/王紅
花生糯米棗紅香,葦葉馬蓮齊上裝。
裹好裝填鍋上水,味飄滿院溢八方。
端午
文/拾合(汲海君)
艾草青青糯粽香,中華自古輩忠良。
懷王偏信佞臣計,泣血屈原汨羅亡。
滾滾長江東逝水,山河明月英魂藏。
一身殉死報國志,千載人間美名揚。
踏莎行 憶屈原
作者:藍天(郭建)
碧水飛騰,龍舟競技。忠魂報效仍猶記。千年傳頌載書文,離騷一曲悲傷矣。
壯志凌云,雄心濟世。鴻鷹展翅禁霾里。筆修思念九泉知,敬斟美酒仙賢祭。
端午詩話三首
文/國風
端陽時節雨微茫,艾葉菖蒲滿戶香。
角黍包金蒸玉軟,龍舟競渡鼓聲鏘。
九歌曾喚河伯怒,一賦空招山鬼歌。
誰解靈均天問意,龍銜星斗墜汨羅。
汨羅遺恨千秋在,楚地高風萬代揚。
盛世今朝同慶賀,安康歲歲話綿長。
《端午節,永恒的懷念》
文/郎家村
距今2303年前的今天,
公元前278年的端陽日。
一位被流放的楚國貴族,
一位愛國憂民的偉大詩人,
帶著憂憤,剛烈的,
抱著一塊大石頭,
投進了汨羅江……
你,就是中國人,
永恒懷念的屈原!
屈原還活著,
永遠活在中國人心中!
你聽:“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你留下的愛國憂民情懷,
兩千三百多年來,
己成為鼓舞中華民族,
最崇高的精神信仰!
屈原還活著,
永遠活在中國人心中。
你聽:“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你發出的求索真理吶喊,
兩千三百多年來,
己成了奮勉華夏子孫,
代代相傳的優秀品質!
屈原還活著,
永遠活在中國人心中。
你看,每年端午節,
人們對屈子的懷念:
包粽子,綠葉包裹,
那是為了不被魚蝦偷食,
送你的節日特供。
賽龍舟,鑼鼓喧天,
那是再現人們當年爭渡,
打撈你的急切真情。
兩千三百多年來,
人們對你的懷念己成風俗,
子孫對你的熱愛心懷真摯!
(營口又一春詩社供稿)
供稿作者:營口又一春 詩社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視頻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營川如此多嬌“營口端午民俗賦”——曲笑范
下一篇:最后一頁